一般情况下,宝宝发烧39℃可能是环境温度过高、包裹过厚、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幼儿急疹、急性支气管炎等原因引起的。家长可选择物理降温、药物治疗等方法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1、环境温度过高
环境温度过高时,宝宝体温调节能力较弱,机体散热受阻,易出现体温升高至39℃。及时调整室内温度至22-26℃,保持空气流通。可使用风扇轻柔送风,但避免直吹宝宝。
2、包裹过厚
给宝宝穿盖过多,热量无法散发,会导致体温上升到39℃。减少衣物和被褥,以宝宝颈后温热无汗为宜。让宝宝处于宽松舒适的衣物状态,利于散热。
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炎症,刺激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升至39℃,常伴咳嗽、流涕。体温超过38.5℃,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布洛芬混悬液、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等药物。同时让宝宝多喝温水,保证休息。
4、幼儿急疹
人类疱疹病毒6型等感染所致,初期突发高热达39℃以上,持续3-5天,热退疹出。发热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布洛芬颗粒、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等药物。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宝宝抓挠。
5、急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受细菌或病毒感染,炎症引发全身反应,导致体温升至39℃,伴咳嗽、咳痰。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小儿化痰止咳颗粒、布洛芬口服溶液等亚欧我。注意拍背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室内湿度。
日常生活中,要密切监测宝宝体温变化,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若发烧持续不退或出现精神差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 吴淑英. 小儿发烧原因分析及几种退烧方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81):53-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