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彩牛养生 · 2025-09-23
刘风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三级甲等) 血液科

  一般情况下,预防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需采取增加富含铁食物摄入、搭配维生素C丰富食物、避免影响铁吸收的饮食搭配、关注特殊人群补铁、定期监测铁营养状况等方法。具体分析如下:

  1、增加富含铁食物摄入

  日常饮食中需多吃瘦肉、动物肝脏、动物血、豆类、深绿色蔬菜等富含铁的食物。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血红蛋白负责携带氧气,充足的铁摄入能满足身体合成血红蛋白的需求,减少因铁原料不足引发贫血的可能。

  2、搭配维生素C丰富食物

  吃含铁食物时,搭配橙子、猕猴桃、青椒、西红柿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维生素C能促进身体对非血红素铁的吸收,提高铁的利用率,避免铁在体内无法被有效吸收而导致缺铁。

  3、避免影响铁吸收的饮食搭配

  尽量避免在吃含铁食物的同时饮用浓茶、咖啡,也不要过量摄入高钙食物。浓茶和咖啡中的鞣酸、咖啡因会与铁结合形成不易吸收的物质,高钙食物中的钙也会干扰铁吸收,合理调整饮食搭配能减少这些因素对铁吸收的阻碍。

  4、关注特殊人群补铁

  婴幼儿、孕妇、哺乳期女性、月经量较多的女性等特殊人群,对铁的需求量高于普通人群,需额外关注补铁。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结构,必要时选择合适的铁补充剂,避免因需求增加而铁摄入不足引发贫血。

  5、定期监测铁营养状况

  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等易缺铁人群,可定期进行血常规、血清铁蛋白等检查。通过检查能及时了解体内铁储备情况,若发现铁含量偏低,可尽早通过饮食或医疗干预补充铁元素,防止发展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此外,预防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还需注意饮食均衡,避免长期单一饮食。若存在慢性失血的情况,需及时治疗原发病,减少铁的流失。同时,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代谢能力,促进营养物质吸收。

参考资料:

[1] 蒋微微. 如何预防青少年缺铁性贫血[J]. 青春期健康,2023,21(21):16-17.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可替代专业诊断。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在线问诊
免费问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