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后语言功能恢复需依托系统训练与科学干预,一般可通过发音器官训练、口语表达训练、语言理解训练、辅助工具辅助交流、认知功能协同改善等方式促进恢复。具体分析如下:

1、发音器官训练:脑梗可能影响舌头、嘴唇等发音器官协调性,需通过鼓腮、伸舌、卷舌等动作练习,改善发音器官灵活性,从简单元音、辅音发音开始,逐步提升发音清晰度,为语言表达打基础。
2、口语表达训练:从单字、单词到短句、对话逐步过渡,康复师引导患者描述日常物品、讲述简单事件,通过重复练习强化语言输出能力,初期可允许患者缓慢表达,避免因急于求成产生挫败感。
3、语言理解训练:通过听指令做动作、判断词语对错、回答简单问题等方式,锻炼患者语言理解能力,从简单指令(如“拿起杯子”)到复杂语句,逐步提升患者对语言信息的处理与解读能力。
4、辅助工具辅助交流:对表达困难患者,可借助图片卡、文字板、手势语等辅助工具,帮助患者传递需求、参与交流,减少沟通障碍带来的焦虑,同时维持患者与外界的交流意愿,助力语言功能恢复。
5、认知功能协同改善:语言功能与注意力、记忆力密切相关,若脑梗伴随认知障碍,需同步开展认知训练(如记忆数字、集中注意力小游戏),通过改善认知基础,提升患者对语言的接收与输出效率。
脑梗后语言恢复需长期坚持,家属应给予耐心鼓励,避免催促患者;康复训练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定期评估恢复情况调整方案;若出现语言能力突然下降或伴随吞咽困难,应及时就医排查问题。
参考资料:
[1]邢慧娟,赵礼荣,雷高凡.血塞通注射液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认知功能、脑血流动力学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2025,48(05):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