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焦虑症遗传没有明显倾向于母系或父系的单一规律,更多是多基因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有疑虑,建议提前就医咨询。具体分析如下:

从遗传机制来看,焦虑症不属于单基因遗传病,不存在明确的母系或父系遗传主导情况。若父母一方或双方患有焦虑症,子女患病风险会高于普通人群,但这种风险并非必然传递,也不会固定从母亲或父亲一方遗传,而是多个基因共同影响,形成遗传易感性。
除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对焦虑症发生影响明显。成长过程中的压力事件、家庭氛围、教养方式等,都可能与遗传易感性相互作用,诱发焦虑症。即使存在遗传倾向,若后天环境良好,情绪调节能力得到培养,也可能降低发病概率,反之则可能增加风险。
若家族中有焦虑症患者,且自身出现持续焦虑、影响生活的情况,应及时寻求心理科医生帮助,通过专业评估了解自身状况,避免过度担忧遗传问题。
参考资料:
[1]樊文军,朱风雪,张瑶.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心理月刊,2025,20(20):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