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血是呼吸道及肺部病变引发的常见症状,其临床特点主要包括出血方式与颜色典型、咯血量差异明显、常伴呼吸道症状、存在明确诱发因素、与原发病表现关联紧密。具体分析如下:

1、出血方式与颜色典型:血液多随咳嗽动作咳出,常混有痰液或泡沫,颜色以鲜红色为主,若出血速度慢或在气道内停留较久,可呈暗红色或铁锈色,偶见带血丝的黏液痰,与呕血的暗红色、混有食物残渣有明显区别。
2、咯血量差异明显:少量咯血表现为痰中带血丝或仅咳出数口鲜血,每日出血量小于100毫升;中量咯血每日出血量100-500毫升,可出现间断或持续咯血;大量咯血每日超500毫升,常呈喷射状,易引发窒息风险。
3、常伴呼吸道症状:咯血前后多伴随咳嗽、胸闷、咽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气促或喘息。若合并感染,痰液会增多且呈脓性,咳嗽加剧时咯血可能随之加重。
4、存在明确诱发因素:剧烈咳嗽、过度劳累、情绪激动是常见诱因,这些因素会导致呼吸道血管压力升高,诱发或加重出血。此外,吸烟、饮酒及接触刺激性气体,也可能刺激病变部位引发咯血。
5、与原发病表现关联紧密:咯血多为原发病的伴随症状,如肺结核患者常伴低热、盗汗;支气管扩张患者有长期反复咳嗽、咳大量脓痰史;肺癌患者可能出现体重下降、胸痛等表现,这些原发病症状可辅助判断咯血病因。
咯血的临床特点能为病因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出现相关症状时需及时就医,通过详细检查明确病因,针对性开展治疗与护理。
参考资料:
[1]黄晓燕,曹焕姬,邓碧兰.Teach back健康教育模式联合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呼吸科咯血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养生,2025,25(10):767-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