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口干舌燥鼻子干燥,多由气候湿度低、日常饮水不足、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干燥综合征等因素导致。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对症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1、气候湿度低:秋季空气干燥,口鼻黏膜直接与干燥空气接触,水分流失速度远超平时,易引发干痒不适。室内可放置加湿器,将湿度稳定在40%-60%,睡前使用效果更佳;外出时佩戴棉质口罩,减少干燥空气对黏膜的刺激。
2、日常饮水不足:很多人习惯口渴才喝水,此时身体已处于轻度缺水状态,唾液腺和鼻黏膜腺体分泌会明显减少。应养成少量多次的饮水习惯,不要等口渴再喝,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2000毫升,晨起和睡前各喝一杯温水。
3、干燥性鼻炎:鼻黏膜受粉尘、冷空气刺激后,分泌功能下降,表现为鼻腔干燥、鼻痒,偶尔有灼热感。需遵医嘱用药,可使用生理盐水鼻腔喷雾、复方薄荷脑滴鼻液、鱼肝油滴鼻液等药物滋润鼻黏膜。
4、萎缩性鼻炎:鼻黏膜及黏膜下组织逐渐萎缩,鼻腔空间变大,水分更易流失,常伴鼻腔结痂、嗅觉减退。初期用维生素A软胶囊、维生素B2片、红霉素软膏等药物缓解。
5、干燥综合征:自身免疫系统错误攻击唾液腺、泪腺等腺体,导致分泌减少,除口鼻干燥外还常伴眼干。需遵医嘱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羟氯喹片、白芍总苷胶囊等药物治疗。
日常应少吃辛辣、油炸等易上火的食物,多吃梨、银耳、柚子等水分充足的食材,减少长时间待在空调房的时间,定期清洁加湿器避免细菌滋生,通过综合调理有效缓解干燥问题。
参考资料:
[1]雁春秋.鼻炎患者的秋天[J].方圆,2019,(2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