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保肝护肝、抗菌消炎、消肿止痛
1、清热解毒
垂盆草性凉,味甘、淡、微酸,归肝、胆、小肠经。其含有的垂盆草苷、黄酮类等成分,具有较强的清热解毒能力。在传统医学中,常用于治疗热毒壅盛引起的疮疡肿毒、丹毒、烫伤等症状。
2、利湿退黄
垂盆草有显著的利湿退黄功效,常用于改善湿热黄疸。其活性成分可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加速胆红素代谢,从而降低血液中胆红素水平,缓解黄疸症状。临床上,垂盆草常被用于辅助治疗病毒性肝炎、胆囊炎等疾病引起的黄疸。
3、保肝护肝
垂盆草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可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减轻肝细胞损伤。研究发现,垂盆草中的垂盆草苷等物质,能够抑制肝细胞内炎症反应,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在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疾病的辅助治疗中应用广泛。
4、抗菌消炎
垂盆草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其含有的黄酮类、萜类化合物能破坏细菌细胞壁或细胞膜结构,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同时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对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5、消肿止痛
垂盆草外用或内服均可发挥消肿止痛的功效。对于蚊虫叮咬、跌打损伤引起的局部肿胀疼痛,其活性成分能抑制组胺等致炎物质释放,减轻组织水肿,缓解疼痛症状。外用时可将新鲜垂盆草捣烂敷于患处,直接作用于病灶,快速缓解不适。
注意事项
适宜人群
湿热黄疸者、肝损伤者、疮疡肿毒患者
禁忌人群
脾胃虚寒者、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对垂盆草过敏者
不宜同食
寒性食物,如苦瓜、西瓜、螃蟹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大蒜等。滋补类食物,如人参、鹿茸、羊肉等。
寒性食物,如苦瓜、西瓜、螃蟹等。垂盆草性凉,若与寒性食物同服,会加重体内寒气,可能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脾胃虚寒症状。
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大蒜等。这类食物性味辛热,易生热助火,与垂盆草的寒凉药性相冲突。垂盆草常用于清热解毒,而辛辣食物会削弱其清热功效,同时可能刺激胃肠道,加重湿热症状。
滋补类食物,如人参、鹿茸、羊肉等。滋补类食物多性温或热性,具有补气养血、温阳补肾的作用,而垂盆草性凉,二者药性相反。同服可能导致滋补类食物的温补功效与垂盆草的清热作用相互抵消,影响调理效果。
食用方法
垂盆草茶饮
准备垂盆草 15-30 克,清水 500 毫升。将垂盆草洗净,干品可提前用温水浸泡 10 分钟,鲜品则去除杂质后沥干。锅中加入清水,放入垂盆草,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 15-20 分钟。过滤去渣,取汁放至温热后饮用,可根据口味加入适量蜂蜜调味。
垂盆草瘦肉汤
准备垂盆草 20 克,猪瘦肉 150-200 克,生姜 2 片,食盐少许。垂盆草洗净后用纱布包好,猪瘦肉切成小块,焯水去血沫。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药包、瘦肉块和生姜片,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 1 小时。关火前取出药包,加盐调味即可食用,吃肉喝汤。